
近年来,天元区委编办始终坚持民生导向,立足主责主业,推动机构编制资源向教育、医疗和社会救助等重点民生领域倾斜,全力做到保障有力、服务到位,助力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步走,提升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一是强化编制保障。为妥善化解生源激增与编制总量不足的矛盾,近年来向市委编办争取了中小学教师编制1000余名,并多渠道招聘、引进教职工1000余名。同时根据生源发展情况,对未来五年学生规模及结构进行预测研判,提前做好政策及编制储备。二是实施单列管理。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从全区事业编制总量中单列出来,实施单列管理,实行“专编专用”。区委编办负责“总量控制,动态调控”,并根据中小学教师需求变化,简化、优化教师调动手续和流程,提供优质服务。三是组织开展核查。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根据班额、生源和师资结构等情况具体分配,重新核算各学校编制,实行动态调整,盘活编制资源,实现该减的减下来,该增的增上去。
三举措,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一是完善机构设置。对乡镇街道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调研,摸清机构运转状况、就诊量、人员配备等情况,为科学设置机构、调整职能和编制等提供数据支撑?;平膊≡し揽刂苹垢母铮谇澜【旨庸壹膊≡し揽刂凭峙谱?,进一步筑牢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线。二是优化编制结构。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统筹全区事业编制资源并优先向卫生健康领域倾斜。明确要求严禁挤占挪用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着力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编制需求。三是加强人员保障。在编制使用核准环节,合理放宽卫生系统事业单位的招聘计划数。近两年公开招聘(选调)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50余人,有序补充基层医疗专业力量,助推城乡医疗协调发展。
三联动,构建综合社会救助格局。一是织密社会救助网络。建好用好区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区慈善事务促进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公益服务职能,成为帮扶困难弱势群体的港湾。区级建立“二三六”救助统筹联动机制,形成了横向衔接、纵向贯通、服务高效的大救助工作网络。二是推动救助流程整合。围绕个人全生命周期,对民政、教育、人社、医保、残联等15个部门的社会救助政策及流程进行理顺,全面梳理全区社会救助政策、资金、对象、机制、服务“五个清单”,梳理六大类、24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整合分散的救助职能,实现救助业务一个窗口综合受理。三是凝聚救助服务合力。围绕增强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在保障区慈善事务促进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编制的基础上,积极发动社会力量:通过“抓关键少数”打造一支民生服务队伍,通过“动员大多数”聚集“村(社区)牵头+党员干部+小组长+楼栋长+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相融合的救助联合体,形成社会救助“大合唱”。
责编:万茜玥
初审:万茜玥 二审:唐梦君 终审:罗敏
来源:株洲高新区(天元区)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
分享到